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旅行的味道│二崁.月滿姨的金瓜粿



嘉業說,想要好好地認識二崁聚落,最佳的時間大約是在早上九點之前,
因為之後便開始湧入一群一群的旅行團。

但才享用過早餐,就看到月滿姨的金瓜粿,讓我的胃忍不住抗議「太超過了!」
(後來是月滿姨說可以先幫我們預留兩個,等逛餓了再來吃。)

其實,我們走到這時,看到月滿姨的金瓜粿還沒開始賣,正想離開之後再來,
沒想到月滿姨就說:「妳們運氣真好!剛好快要出爐了喔!」
再看到我拿著相機,又說:「妳等下就可以拿著剛出爐的金瓜粿一起拍,
這樣就和那張照片裡的蕭敬騰一樣喔!」

(驚)什麼?蕭敬騰?是蕭敬騰?
沒錯啊!之前蕭敬騰到澎湖科大演唱時,是有拍過這麼一張照片,
但我沒想到就是在二崁的「小滿滿金瓜粿」拍的,哇!好意外的驚喜啊,哈。
月滿姨看到我這麼興奮的反應,指著一旁的老闆哈哈笑說:
「妳喜歡蕭敬騰啊?他也很喜歡蕭敬騰喔。」
讓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跟老闆說「您真內行!」,哇哈哈哈哈。
好像就是在這樣的笑聲中,人與人之間便拉近了一點距離。

我們在這待上了一些時間,除了等粿出爐,便對著月滿姨和老闆問東問西。
等到開心地和色彩鮮豔的金瓜粿合照後,我們繼續二崁聚落的導覽行程,
將近中午時我們才又回來取金瓜粿,我和布瓜小妹分別嚐了金瓜和仙人掌口味,
滋味都很不錯,喜歡鄉土小吃的人,到了二崁一定要嚐嚐看唷!

PS.月滿姨正在修剪的心型葉子是「黃槿」,用它做粿墊,很有鄉土的味道。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沿著菊島旅行│就是「二崁民宿」



原本二崁民宿的主人是陳進時先生(也是二崁聚落協進會理事長),
年輕時在台南從事日本料理師傅工作,
因為思鄉,後來便帶著家人回到二崁,並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

現在的主人則是嘉業,他姓「沈」,不姓「陳」,
在全村為「陳」姓的單姓聚落裡,也許是唯一的例外?
他不是澎湖在地人,當然也不是我以為的歸鄉遊子,而是台南縣新化人。
(我們不僅是同鄉,還同年啊...)因與陳進時先生是好朋友,
幾年前在陳進時先生的邀請下便接手民宿的經營管理。

雖然嘉業從台南到澎湖二崁不過三、四年的時間,
但從他的言談與神情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對這個地方的情感。
在我們喝茶聊天時,有件小插曲--
鳥來伯捉了隻青蛙來,說是要給嘉業補身體,迫於好意,嘉業先收下了,
「等下把牠放生」回過頭來他偷偷地說。(哈)
我想,對嘉業來說,二崁可以說是第二個故鄉了。

二崁民宿本身是傳統古厝,但內部裝潢是舒適的現代設備,
共分有沐霞、水月、日出三館,其中沐霞館及水月館為整棟出租,
而我們住的日出館則是二至三人的套房。
我很喜歡從日出館這裡看出去的視野,打開仿古的門閂,
就可以看見馬公港的景致,心情都舒暢了起來。

我想,下回再到澎湖旅行,我還是會回到這住上一晚,
和嘉業在月光下喝茶、聊天、聽他說二崁的故事,
品嚐豐盛又美味的早餐(或許也已開始提供日式燒烤的晚餐),
再次感受那份我無法忘卻的親切與熱情。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金門的美,怎麼看都帶著點無言的憂傷

■ 〈四千三百年〉/龍應台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廈門海外幾公里處有一個島,叫金門,朱熹曾經在那裡講學。在二十一世紀初,你若上網鍵入「金門」這兩個字,立即浮現的大多是歡樂的訊息:「三日金門遊」、「好金門三九九九元,不包含兵險」、「戰地風光餅韻猶存」、「砲彈做成菜刀/非買不可的戰區紀念品」……知名的國際藝術家來到碉堡裡表演,政治人物發表演說要人們揮別過去的「悲情」,擁抱光明的未來……

我卻有點不敢去,儘管金門的窄街深巷、老屋古樹樸拙而幽靜,有幾分武陵人家桃花源的情致。

金門的美,怎麼看都帶著點無言的憂傷。一棟一棟頹倒的洋樓,屋頂垮了一半,殘破的院落裡柚子正滿樹搖香。如果你踩過破瓦進入客廳,就會看見斷壁下壓著水漬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蒼白了,逝去了。一隻野貓悄悄走過牆頭,日影西斜。

你騎一輛機車隨便亂走,總是在樹林邊看見「小心地雷」的鐵牌,上面畫著一個黑骷髏頭。若是走錯了路,闖進了森林,你就會發現小路轉彎處有個矮矮的碑,上面鑲著照片,已看不清面目,但是一行字會告訴你,這幾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在那個鋼鐵一樣的歲月裡被炸身亡。是的,就在你此刻站著的地點。他們的名字,沒人記得。他們鑲著照片的碑,連做那「好金門三九九九元」的觀光一景都不夠格。

車子騎到海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溫柔,但是你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反搶灘的尖銳木樁仍舊倒插在沙上,像猙獰的鐵絲網一樣罩著美麗沙灘。於是你想起畫家李錫奇,他的姊姊和奶奶如何被抓狂的士兵所射殺。他的畫磅礡深沈,難道與疼無關?於是你想起民謠歌手「金門王」,十二歲時被路邊突然爆開的炸彈炸瞎了他的眼睛、炸斷了他的腿。他的歌蒼涼無奈,難道與憂傷無關?

一九五八年的秋天,這個小小的美麗的島在四十四天承受了四十七萬枚炸彈從天而降的轟作,在四十年的戰地封鎖中又在地下埋藏了不知其數目的地雷。這裡的孩子,沒人敢到沙灘上嬉耍追逐,沒人敢進森林裡採野花野果,沒人敢跳進海裡玩水游泳。這裡的大人,從沒見過家鄉的地圖,從不敢問山頭的那一邊有多遠,從不敢想像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這裡的人,好多在上學的路上失去了一條手臂、一條腿。這裡的人,好多過了海去買瓶醬油就隔了五十年才能回來,回來時,辮子姑娘已是白髮乾枯的老婦;找到老家,看見老家的頂都垮了,牆半倒,雖然柚子還開著香花。撿起一張殘破的黑白照,她老淚縱橫,什都不認得了。

在阿富汗,在巴勒斯坦、安哥拉、蘇丹、中亞、緬甸……在這些憂傷的大地裡,還埋著成千上萬的地雷。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還生產著地雷,兩億多枚地雷等著客戶下訂單。埋下一個地雷,只要三至二十五美元,速度極快;要掃除一枚地雷,得花三百至一千美元,但是──地雷怎麼掃除?一個掃雷員,冒著身被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險,趴在地上,手裡拿著一根測雷的金屬棒,往前面的地面伸去。一整天下來,他可以清二十到五十平方公尺的範圍。意思是說,要掃除阿富汗五分之一國土的地雷,需要的時間是四千三百年。

金門有一株木棉樹,濃密巨大,使你深信它和《山海經》一樣老。花開時,火燒滿天霞海,使你想頂禮膜拜。

有時候,時代太殘酷了,你閉上眼,不忍注視。



--

讀龍應台《目送》看到這篇文,心裡為之一怔--
是的,從金門回來後,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第四屆「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開始報名囉!

Click,再Click,可看大圖.jpg

2009第四屆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
禁錮青春自由行─我用青春為你護航

二○○八年五月和九月,兩屆的「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在綠島見證半世紀前的青春歲月。前後總計一百多位的年輕朋友,先後踏上綠島的土地,走入那段被封印的歷史:十三中隊墓前的祭禱、情歌隨風頌揚之際,我們一同訴說.聆聽.盟誓。在生命經驗的傳遞與承接當中,無論是長輩們或青年們,都變得溫柔,島嶼的苦難也漸漸化為甜美。

第三屆,二○○九年的冬日,營隊來到台北安排青年們走過1950~1980年代的歷史,藉由「時空旅行」的方式,透過「人權景美園區」這個戒嚴時期審判及處置政治犯的「轉運站」,並走訪六張犁公墓、義光教會、鄭南榕基金會、及蔡瑞月舞蹈社等歷史遺跡現場。

這一次,我們又要回到綠島,除了與前幾屆相同對於空間和歷史的理解參與外, 我們以貼近受難者的生命經驗,使青年能體悟出台灣特殊的人權民主建構過程, 進而能去珍惜,甚至是守護這些人權、民主、自由的精神與價值。

◎ 活動時間/地點:
(1)時間:2009年7月19日(日)至7月22日(三)
(2)地點:台灣綠島人權園區及其周圍環境

◎ 招生對象/人數:18歲至35歲青年,具備理解台灣人權發展的熱忱,對相關文字報導或影像紀錄有經驗或興趣者,共60人。(包含10個外籍生名額)

◎ 活動報名:
(1)網路報名 http://tinyurl.com/ojq4of
(2)即日起至6/5(五)截止報名。
(3)主辦單位將於6/8(一)在活動網站上公布錄取名單。

◎ 2009人權體驗營活動部落格:http://greenislandstory.blogspot.com/

◎ 活動費用:全程免費,但錄取後需繳交保證金1000元,於活動結束後歸還。(學員請自行處理台東往返的交通事宜與費用)

◎ 師資/來賓 (政治受難者長輩與其他講師陸續邀請中…)
吳豪人 輔仁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李禎祥 「人權之路」編輯、白色恐怖口述工作者
林世煜 作家,白色恐怖口述工作者
巴 奈 原住民創作歌手

◎ 遴選成員標準:
(1)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優先錄取。
(2)為平衡區域資訊流通差異,優先錄取東部及中南部地區學員。
(3)為豐富學員組成之多元背景,每校每科系以錄取一人為原則。
(4)如上述判斷標準無法決定,則參考報名表自由填答部份。
(5)主辦單位具有遴選之最後裁量權。

◎ 注意事項:
(1)營隊最新資訊詳見活動部落格。
(2)本營隊為「體驗營」,非度假性質,住宿從簡,無誠勿試!
(3)因營隊人力有限,本營隊有長時間的戶外課程,報名時請考量自身體力狀況。若有特殊疾病,且能照顧自己,請在報名表內加註。
(4)學員請自備睡袋。
(5)參加學員於營隊結束後,請繳交活動心得文字一篇或影像紀錄一份。
(6)有任何問題請洽:greenislandstory@gmail.com

◎ 活動/課程表:
7/19(日)
13:30—15:30 台東集合‧押解綠島
15:45—17:00 行過鬼門關‧入營儀式
17:00—18:00 人權之路:《白色見證》
18:00—19:00 晚餐
19:00—19:30 思想改造:白色恐怖概論
19:30—22:00 五零年代的白色恐怖:省工委系列

7/20(一)
08:00—09:00 五零年代的白色恐怖:外省系列
09:00—13:00 島鎖青春:參觀50年代白色恐怖綠島監禁地「新生訓導處」
12:30—13:30 中餐
13:30—15:30 六零年代的白色恐怖
15:30—18:15 樓鎖青春:參觀60年代白色恐怖綠島監禁地「綠洲山莊」
18:15—19:00 晚餐
19:00—20:30 小組討論:「聽,他們說那些年……」
20:30—22:00 分享時間

7/21(二)
08:30—09:30 台灣監獄島:台灣白色恐怖監禁地概覽
09:30—11:00 觀看電影「超級大國民」
11:30—12:30 影後討論
12:30—13:30 中餐
13:30—15:00 隱形的受難者:政治受難者家屬的世界
15:00—18:00 受難者的記憶拼圖:拼湊長輩記憶中的白色恐怖
18:00—19:00 晚餐
19:00—20:30 夜霧裡的微光:如何處理歷史遺緒
20:30—22:00 晚會

7/22 (三)
08:00—10:00 綜合討論
10:00—11:00 年輕人可以做什麼?
11:00—12:30 我以青春為你護航:青年與長輩的結業式
12:30—14:30 放封:綠島的最後回眸
14:30— 返 航
※ 欲知課程詳細內容,敬請參見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部落格


◎ 幾屆學員心得:
─他們給了我們許多不同的視角去看我們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自己去判斷,去選擇,去相信。(第二屆)

─過去對白色恐怖的印象總是那課本中千篇一律的幾句,但這次的營隊卻將這段隱晦的過去赤裸裸的展開在我們面前。(第二屆)

─我想用溫暖的色筆,畫下我的想法。蒙蔽事實的烏雲飄過後,會有溫暖陽光。潛藏已久的生命的根,會在春天再開出美麗的花。(第三屆)

─這次活動認識的長輩們,讓我發現其實這段歷史是如此真實的發生過,不全是苦難怨恨,也不全是如此單純,就像一朵花不只有引人注目的外表,也有縫隙裂痕和茸毛,如此可愛且真實。(第三屆)

─透過如此多故事的分享,讓我們能站在更多不同的角度與面向去理解這段歷史脈絡,這令這段歷史更加鮮活且豐富,而每段故事與時代從來就不能像過去歷史課本班解釋名詞似的瞭解而已,所以不只有了不同的瞭解,而讓我們真正感受一個時代下各種不同,使我們更學會包容。(第二屆)

─我學習到許多衝突或許是複雜的,矛盾的而難解的,許多問題是糾結的,模糊的。但有些事情或許不是我們能夠解決,或者藉由一些一些小小的努力,可以讓事情被更多人看見、瞭解。(第二屆)

─對白色恐怖的傷痛變深的理解,而每一位長輩勇敢面對生活,保持樂觀的活著,使黑暗中的微光甚有力道的打入心中,看見白色恐怖不只看見傷痛,也看見生命的強韌。(第二屆)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台灣游藝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贊助單位: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澎湖背包王、菊島大搜秘】澎湖二崁聚落.很有意思

我喜歡自助旅行,也喜歡看地圖。幸好如此,只要是自助不跟團走,不喜歡看地圖,是不行的。

每決定到一個地方,我總是先鋪開一張(或一本)地圖,
看著它優美的輪廓,找出那些遙遠的土地,想像著每一處獨有的樣子,
想像著我就要到那些地方,然後研究路線。

旅程之中,地圖又好像成了藏寶圖,按照著指示走就可以找到寶藏(景點),是一種成就感。
反之,憑著感覺走而迷了方向時,我藉著地圖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更是一種安全感。

等回了家,我又再次舖開那因旅程中數次翻折而破損並染上汙漬的地圖,
聽地圖說話--說那一個地方與我們之間發生的故事。

講多了,其實我只是想說,在踏上那台灣海峽中一串珍珠似的澎湖群島前,
我鋪開那從「沿著菊島旅行」網站列印下來只有A4大小的地圖,
先是注意到那一個和我居住的城市有著相同地名的「赤崁」,
只不過台南市的「赤崁」是昔日西拉雅平埔族赤崁社(saccam)社名音譯而來,
澎湖縣白沙鄉的「赤崁」則是因昔為紅毛城舊址,
或因附近露出的玄武岩呈紅色岩質,遠望像紅色崖壁而得名。

再往下瞧,我便看見了「二崁」。而人有時候就是依靠那突兀奇來的一種莫名感覺,直覺告訴我--
我會喜歡這個地方。後來也確實是這樣。

所以,如果我要為我和布瓜小妹的澎湖之行做個分享,我就想從「二崁」這個地方開始。

先看個廣告吧!幾年前的農曆春節,麥當勞曾推出一支
一群小朋友在泛黃的草原上持著朱紅色風箏奔馳的形象廣告,令人印象深刻。
而廣告中那白牆紅瓦的古厝與廣闊草原的場景便是二崁。



在地圖上,二崁聚落位在西嶼鄉二崁村,因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突起的崗丘,
因此古名「二崁」(澎湖人稱高地為「崁」)。全村為「陳」姓的單姓聚落,
據傳是在清朝年間才由金門移居至此地。也許是這一層關係,讓兩地有著類似的故事:
金門的陳景蘭和黃輝煌到南洋經商致富,還鄉後蓋了中西合璧的時髦洋樓(陳景蘭洋樓及得月樓);
二崁人則是移居台南、嘉義一帶從事中藥生意,事業有成後從台灣購買建材運回二崁打造宅所,
使二崁的古厝比澎湖其他地區的建築在建材及裝飾上都來得講究。

惟歲月更迭,二崁因缺乏良港與沃田,面臨人口嚴重外流與人口老化的問題,
古厝也年久失修。直到1989年文建會規畫了「二崁聚落保存」計畫撥款補助,
許多坍塌的古厝陸續被修復,才讓二崁有了新生的契機。
尤其是二崁住民自組「二崁聚落協進會」,投入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行列,
不只是積極保存現有古厝,原有的生活文化、風俗民情也在保存規範中。
除了經營當地民宿,將閒置的古厝搖身一變成小型博物館(如褒歌館、常民生活館等),
推廣二崁傳香、大目船的傳統體驗,還有土仁粿、金瓜粿和杏仁茶等傳統美食,
更有以平常的保健藥方做成仿古藥包、褒歌糖及褒歌木質明信片等創意商品,
不僅保存了文化及傳統,更使二崁成為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古聚落。

這個地方實在太有意思了,容後再慢慢介紹吧!總之,我和布瓜小妹愛極了二崁,
尤其是夜晚的星空下,和二崁民宿主人嘉業在庭院喝茶、吃水果、聊天,
吹著海風,聽著浪潮聲,看遠方馬公市區的點點燈火,
那一片寧靜,靜得讓人心醉。



【澎湖背包王、菊島大搜密】活動網址:http://www.penghutour.com.tw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高雄設計節,趕創意



上個週末,趕在展期結束前,
先去了高美館看「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至5/18),
接著再去駁二藝術特區看「高雄設計節-設計來續攤」(至5/10),
(剛好這天延長開放時間至晚間十點),
讓這個週末很有意思。



橋頭糖廠的奇幻冒險




記,這個夏日去糖廠吃冰的午後。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菊島.味覺與夏日的紫紅色豔遇



吃完口中留有淡淡的果香,很是舒服受用,這是味覺與夏日的紫紅色豔遇。
/ 吳念真
 


豔陽天,吃冰最消暑,如果還是碗仙人掌冰,不知有多過癮!
從澎湖回來後,最忘不掉的就是那冰涼中的酸甜滋味。
讓人很想模仿電影《食神》中的經典台詞也來段
「仙人掌冰,好吃啊!為什麼讓我吃到一個這麼好的仙人掌冰?
如果我以後吃不到怎麼辦啊?」 
(啊,真的好想吃喔...)


在澎湖,我們只吃過兩家仙人掌冰,不過也是最有名的兩家,
分別是小門地質館前的阿虹和跨海大橋至通樑古榕路邊的易家,
兩家的滋味都很不錯,但易家的仙人掌冰略酸,
而阿虹的仙人掌冰沙配上底層香甜的草莓冰淇淋,
(沒記錯,好像還有香草、芒果和芋頭等幾種口味)
這樣的搭配吃法真是絕配!比純吃仙人掌冰還要好吃。

加上阿虹老闆娘的姪女還剝了顆仙人掌果請我們嚐嚐果肉的味道,
(所以照片中才會看到果實的籽,仙人掌冰處理過是沒有籽的)
又請我們吃燒酒螺(味道也很不錯),
因此私心比較喜歡阿虹的仙人掌冰,哈。

吃完仙人掌冰,再入境隨俗來上一杯冰鎮後的風茹茶(註),
暑意全消,再繼續接下來的旅程吧!

(註)風茹草又名香茹草,是澎湖原生蔓藤宿根性草本植物,
和仙人掌及蘆薈並稱為澎湖三寶。澎湖人都採收用來煮茶,
喝起來像是味道濃郁的青草茶,夏天冰鎮後飲用,相當生津解渴。
 


根據紀錄,澎湖的仙人掌原產於墨西哥至西印度一帶,
是由荷蘭人在西元1645年時引進,至今已成為島上隨處可見的植物。
高可以超過兩公尺,於每年夏季大量開花,花為鮮黃色,
所結之果實為漿果,紅如蘋果,因此有「澎湖紅蘋果」之稱。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沿著菊島旅行│日光的痕跡



總是受到太陽眷顧的我,
走了澎湖一遭回來,果然…
還是曬黑了呀!

每個人見到都說:「曬黑了」
原來,只有我自以為沒有黑,
哈哈。反正,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夏天的遊戲規則




每當夏天,我就忍不住想跟脫拉庫樂團一起高唱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但,沒有人知道--
我是在達邦秘密遊的小陽台,決定這個夏天要去澎湖的海邊的。
既不是墾丁,也不是綠島或蘭嶼,
只因當時翻的Milly《東京奢華小旅行》書中有這麼一段文字:
「夏天,是煙火是西瓜是啤酒是風鈴是浴衣是蚊香,
一切都是夏天集體的遊戲規則。」


五月的澎湖,是花火節是仙人掌冰是天人菊是海洋鮮腥的氣味,
所以即使是這麼麻煩的日子,我還是去澎湖旅行了。
(2月11日訂民宿,3月2日訂機票,都差點訂不到啊...)
(幸好我一向強運,笑)